初中部課堂改革校長寄語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說:“社會發展了,學生要學的東西愈來愈多,但這不應該變成教師要教的愈來愈多”。
對這句話的理解,一是未來的教育應是在體現教師主導地位的基礎上,更加體現學生主體的地位;二是學生要想學到更多的知識,必須具有更 好地綜合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僅靠教師的講授是做不到的。
我們的課堂是否達到課改的標準,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
一是從知識的掌握程度來看。知識的掌握分為三個層次:理解(懂)、鞏固(熟)、運用(會)。真正達到“會”的程度是多少?
二是從學生的活動來看。學生由被動聽轉到主動學的程度是多少?運用耳、眼、口、手、腦五種器官程度是多少?
三是從三維目標的達成來看。知識和技能是課堂的出發點和歸宿,過程和方法是課堂的操作系統,情感、態度、價值觀是課堂的動力系統。我們 課堂的三維目標的融合程度是多少?
我們的課堂應該是為孩子一生負責的課堂,我們的課堂改革代表著教育的發展方向,歷史很快就會證明。
——煙臺四中校長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