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溫良,向愛而行
高二11班 白露行
最近,熱播劇《覺醒年代》中辜鴻銘教授的一段演講讓萬千國人感動:在我們中國人身上,有其他民族都沒有的,難以言喻的東西,那就是溫良。溫良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同情和人類智慧的力量,它指引著我們,向愛而行。
中國人的溫良早已融入我們的血脈中,洶涌澎湃,生生不息。從“天子聞政,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到“君于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到“一枝一葉總關情”,溫良的力量從中華文明誕生伊始,就滋潤中國人的生命與歷史。百年沉淪,長河浩蕩,生逢亂世,生靈涂炭,即便命運如螻蟻般卑微,抗爭如螳臂當車般孱弱,也終有無數舍身為國為民請命的仁人志士,他們滿懷對國家人民的熱愛,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為天下人謀永福而樂犧牲己身;他們身上迸發出的溫良的力量,成為世間的炬火,照亮了中國人民追求獨立富強的漫漫征程。
我們的溫良是在歷史中沉淀的民族情感,守望相助、風雨同舟。千年的溫良文化涵養了我們一代又一代溫良的中國人,它是“東風灑雨露,會入天地春”的溫情;是“相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的深情;是“精禽夢覺仍銜石,斗士誠堅共抗流”的真情;是“飄然渡滄海,不畏風波?!钡暮狼?;是“生死契闊,與子成說”的摯情。這樣溫良之美,是對“愛”的最好詮釋,它使中國人在危難來臨時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溫良,不是溫順,不是懦弱。無論是面對霸權還是弱小,我們都不卑不亢,心懷大愛,心向和平。古有晏子使楚,面對侮辱,機智反擊,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唐雎入秦,面對秦王的傲慢,義正辭嚴,寸土不讓,打擊了秦王的氣焰;藺相如、毛遂,面對波詭云譎的外交局勢,處變不驚,綿里藏針,溫良的力量讓對手膽寒。今有我們的外交天團,面對美國的刁難和無禮,有理有節,挫敗了美國的陰謀。溫良的力量,劍鋒所指,正義立現。同時,我們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對貧窮和落后之痛,面對戰爭災難之苦,深表同情,慷慨解囊,施以援手。中國人的溫良,為我們贏得了更多的尊重,為我們贏得了更多的朋友。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事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而中國之心,就是溫良——溫和而堅定,善良而不失鋒芒。
同學們,因為溫良的力量,我們的國家創造了奇跡與歷史;也因為溫良的滋潤,我們的生活大美而無言。生于華夏,躬逢盛世,我們有幸見證了國家的崛起、民族的復興。愿在這個有溫度的國家中,所有善良的人們,秉持溫良,心向愛與自由。愿所有的中國青年,都可以心懷溫良,向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