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十二班黃子銘
讀東坡,
這幾天晚上第二課堂時間觀看了有關蘇東坡的視頻,對這位詩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回家后也找了一些蘇軾的詩讀,真切地感受到他為文“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花褪殘紅之時燕子雙飛之際。蘇軾去尋找心中的愛,“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徘徊在高墻之外,那秋千的吱呀聲合著輕盈的笑聲激起了心中的漣漪。等待著,希望可以重逢,然而“多情卻被無情惱”,笑聲漸息,只留下多情的長嘆。
數十年后,青絲漸白,時間將一切慢慢沉淀、改變,曾經的結發愛妻已逝,只剩下“千里孤墳,無處活凄涼”的悲傷。駐足,想著再見面時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道出了很多人的愿望,人生似乎太辛苦了,想要乘風歸去,可他心中那個聲音拉住了他——“要改變世事”!
荒唐的“烏臺詩案”,將他趕出都市。“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在殘月下漫步,孤獨又誰知?“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是他唯一的態度,即使無處可依,我還有自己,還有自己的脊梁可以支撐,人性扭曲又如何?孤獨一生又如何?“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便是文人的氣節!回首過去,他看清了,釋然了,“也無風雨也無晴”,世上浮華本是虛無,世上艱辛本是虛無。他曾堅信可以“會挽雕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時光流逝,望著自己不再挺拔的身軀仍舊初心不改,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蘇軾的詩中,蘊含著那份執著,那份堅強,那份自信,那份樂觀!
讀梅花
“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雪?!痹姼梃b賞題中是關于梅的詩,作者以梅喻人,正側面描寫,表現了梅的灑脫高清,浩然正氣,這首詩充分展現了梅花這種品格。
梅花是冬天最美的風景。極度寒冷使平時爭奇斗艷的花朵枯萎凋謝,唯有梅花在皚皚白雪中點綴了冬天,已是懸崖百丈冰,獨有花枝俏。它不比玫瑰嬌艷;不比荷花婀娜;不比菊花奪目;不比桃花張揚,但梅花能在凜冽的寒風中展現錚錚鐵骨,能在刺骨的寒霜中展示勃勃生機。它是正義的化身,它是堅強的代言人,它是奮斗的先行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泵坊m不是奇花異草,但是它有著與眾不同的有傲骨——那是百花齊放時的蟄伏,是百花調謝時的綻放;是與暴風雪抗爭時的勇氣,是被大雪覆蓋后的重生,梅花是堅強人格的象征,梅花是高潔精神的代表。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边@暗香不正出自苦寒嗎?成就同樣也來自面對苦難鍥而不舍的決心,面對磨礪持之以恒的毅力。學習可能枯燥無味,但卻是積累知識的必要過程,掌握知識和技能,方可學以致用。一天天的學習便是磨礪,為的是能在高考中“盛放”;學習“任重而道遠”,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和汗水,才能在三九嚴寒中散發清香。
雪停了,空氣中還帶著一絲冷意,但梅花傲然挺立,花瓣上沾著少許晶瑩的雪花,在初陽的照耀下,它堅強,篤定,純潔,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