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四中高二12班 周劭怡
“我和我的祖國,就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優美而深情的歌聲,無數次激蕩起中華兒女對祖國的深情,凝聚起千千萬萬顆“中國心”。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牢記 “精忠報國”的 母訓,帶領岳家軍,馳騁疆場,威震敵膽,捍衛國土,千古流芳。”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奮起衛國,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他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詩句,表達了他的愛國忠心和誓死不屈的錚錚誓言。
從解放戰爭中的董存瑞、劉胡蘭到抗美援朝中的黃繼光、邱少云,從“兩彈元勛”鄧稼先、錢學森到新時代的道德模范、抗疫英雄,他們哪一個身上不閃爍著愛國主義的熠熠光芒?我們敬愛的鄧小平爺爺,曾深情地說過: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
作為我們跨世紀的一代,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和樹立報國之志。當在國外參加演出的學生為了中國的主權毅然放棄來之不易的機會時時,我們不禁對他們的行為肅然起敬;當我們的學生聞聽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后,群情激憤,聲討霸權主義時,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學生高昂的愛國熱情,再一次從他們的身上感到了流淌著的愛國熱血;當看到一個個海外歸來的游子們,用他們的知識報效祖國時,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愛國之情的感人力量。愛國,才真正代表著一個民族的信念,真正是一個民族的象征。它不是與生俱來,但它是厚積薄發;它不是上帝,但它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亡;不是利劍,但它永遠是捍衛國家尊嚴的最有利的武器。
在新冠疫情面前,全國人民共同戰“疫”,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下,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投身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攜手并肩,眾志成城共同筑起一道“鋼鐵長城”, 國難當頭,同舟共濟,展現了中國人民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我們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我們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